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8的文章

針灸市場,少一些江湖,多一些學術? 2018年09月30日

圖片
 最近,接了一些新的病患,是因為腦中風後遺症,而來診所就醫的,在詢問主訴病情的過程中,竟然不止一位病患,主動向我提到,在腦中風發病初期,因為焦急無助,依據網路上查找的訊息,找了昂貴的名醫們自費治療,無論是針灸、埋線,或是中藥,都花費了不少銀兩,更遑論排隊掛號就醫的不便。 病患抱怨,如果花了鉅額費用能夠解決問題,那也就算了。可是腦中風這種病症,短時間無法有大進步,需要慢慢治療,如果不是收高額的費用,經濟能夠承擔,那也就還好,但他看到的,可是有很多人經濟是有問題的。 我只能回應,當初是您自行選擇某位名醫的吧?就醫時價錢也都很清楚吧?沒有人強迫您去吧?掛號排隊都是自願的啊? 病患又說,各種資訊把名醫塑造成神醫,這麼多病患,且又收取鉅額自費費用,誰能預期會是這樣 ……  到這邊,我就無法再接話,只能轉換話題,繼續詢問病情重點了。 還在長庚醫院服務時,不只針灸門診有大量的腦中風後遺症病患,桃園長庚醫院,由於是西醫復健科病房的大本營,以前的黃美涓院長還幾次提到,復健科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會診中醫針灸,針灸幾乎像是全民運動一樣,當時偶爾會有一些不符合健保條件的,不願意多花一次幾百塊的價錢扎針,但也還真的沒想到,在外面的江湖,鉅額自費費用會是針灸病患的難題。     在 2018 年 9 月 9 日的『信心 信任 與 良善』,我稍微點到一些些這個話題,但也不便多說什麼,最近的腦中風病患,不止一位,主動且直接地,向我談論這個話題,讓我聯想到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江湖行路,義字當頭:少一點套路,就多一點真誠』。     劉保延教授在 2018 年 1 月《中國針灸》雜誌,所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到『要淨化針灸市場,少一些江湖,多一些學術;並通過大量有效的科普活動讓老百姓瞭解針灸、體驗針灸,受益於針灸。』 是的,針灸市場,或許真的應該要『少一些江湖,多一些學術』,確切的發揮『針灸』:『 簡 』、『便』、『效』、『廉』的特性,才真正能讓廣大民眾受益於針灸。 至於『腦中風』的針灸治療,又要另外再聊了。 ……….. https://mp.weixin.qq.com/s/XFLqcqYTbnAVXRVENc4uoA 必須充分發揮政產學研金協同整合的作用,以臨床療效為基礎、以...

鄭氏門生~閒聊點滴 2018年8月23日

圖片
這次 2018 年 8 月 17~18 日,到甘肅蘭州參加“鄭魁山百年誕辰紀念大會”,有同學問:“老師這趟有和那邊醫師變好朋友嗎?”,這個話題,就人的部分,此行的感觸,其實有點複雜,但那是針灸專業領域的觀點,這邊只用照片來做簡單說明,對鄭式有興趣的,請繼續往下看,沒興趣的就跳過,改天我再另外放些有關蘭州吃的 ….. 。 此次會議訊息,網路公司,青橘醫話,有我的名字、講題、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xDu5puzLXUxsJ4SFjuoPEw 甘肅中醫藥大學 會議訊息,有出現我的名字與講題: https://mp.weixin.qq.com/s/_BhFx4GvEHwclBQEJ7MMuQ       我在 2018 年 08 月 18 日傍晚講完後,加我微信號的人中,有一位是中醫師跑去做中醫網路課程的公司上班,還問我有沒興趣,在他們平台建立針灸交流群、上架一些課程,看他在 08/22 推出的訊息,( https://mp.weixin.qq.com/s/xDu5puzLXUxsJ4SFjuoPEw ),我講課的部分,是抓這一張照片,嗯,他的腦筋是清楚的,有意思!     傳承譜上圈起來,是見過或合照過的,鄭毓琳、李志明,只有聽張縉教授提過,張縉教授認為,“鄭氏父子,還是以鄭毓琳老大夫扎得好,甚至他的大弟子李志明,也扎的比鄭魁山好”,以當時的年齡與歷練而言,我認為這是合理的,不過 2007 年張縉教授在台灣講學時,曾說過:“當今針刺手法,排名第一的是鄭魁山,第二的是敝人區區在下我,剩下的 ……… 一個都不行”。      張毅,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屆畢業生,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副主席、南非中醫針灸學會會長。鄭魁山早年弟子,如張毅、陳躍來 …. 等的文章,寫的比較質樸,但卻都有真東西。     陳躍來,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曾經在 2012 年 4 月,來參訪過長庚醫院, 2015 年 3 月,來參加過台北市舉辦的國醫節研討會。     方曉麗,甘肅鄭氏針法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負責人、甘肅省針灸學會副會長、甘肅中醫藥大學前針灸推拿學院院長...

甘肅中醫藥大學登出來的網頁,也出現了我的名字..... 2018年8月19日

圖片
 今天傍晚講完,一位台北人曹濟鵬,曾經去天津讀中醫碩士畢業, ( 在立夫基金會當義工,大多時間在天津 ) ,他的老師郭義教授 ( 天津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院長 ) ,要他一起來蘭州參加會議,曹濟鵬認為,他聽了一整天,覺得就是我講最好,其他人都沒談到什麼細節,他很訝異,在這種鄭氏針灸流派會議,怎麼會是台灣人講得比大陸人好 .......... 呵呵 -------------- 8 月 18 日下午,来自海内外各地 8 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暨两岸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宏昇, ………. 《传统针法临床应用心得》 ……….. 学术甘中 |  郑魁山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中国传统针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 https://mp.weixin.qq.com/s/_BhFx4GvEHwclBQEJ7MMuQ -------------- Chk Kuo   人家可能都會留手,你可別太傻 ! 薛宏昇   大家見面寒暄是一件事,上臺可就是真較勁,ㄧ不留神,就可能會有閃失。 昨天講完,今早在餐廳、會場,不少人主動打招呼、留微信號。講靳三針的廣州莊禮興教授說,台灣來大陸學習的多,交流的少。 曹永昌   台灣之光 ! 周芷佑   覺得會場暗潮洶湧 XD  都互相較勁 George Lu  ‘ 留一手 ’ 就是中醫為人詬病的地方 薛主任 大家應該推崇你的無私 薛宏昇 於 薛宏昇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24 巷 14 號六樓 電話: (02)2366-0111 預約掛號網址 http://shs.tcm.tw/index06.php 粉絲專頁 :   http://fb.me/shstcm 網誌: http://www.shstcm.tw

師門盛會,齊聚甘肅蘭州! 2018年08月16日

圖片
     我被分派在 2018 年 08 月 18 日 下午『鄭氏針法與傳統針法高端論壇』中,於 16:40-17:10 ,演講『傳統針法臨床應用心得』 第三轮会议通知 通知 |  鄭魁山百年誕辰紀念大會 傳統針法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針灸學會學術流派研究與傳承專業委員會年會 第三輪會議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bcG1lGJkFpLphZiZH2eibQ 鄭魁山百年誕辰紀念大會 傳統針法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針灸學會學術流派研究與傳承專業委員會年會 2018 年 8 月 17 日~ 8 月 19 日 中國 •  甘肅 •  蘭州 會議日程安排 會務工作人員安排 方曉麗教授曾經在 2008 年、 2010 年、 2016 年來 過台灣,郭義教授也來過。 我被分派在 2018 年 08 月 18 日 下午 16:40-17:10 ,演講『傳統針法臨床應用心得』 薛宏昇 於 薛宏昇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24 巷 14 號六樓 電話: (02)2366-0111 預約掛號網址 http://shs.tcm.tw/index06.php 粉絲專頁 :   http://fb.me/shstcm 網誌: http://www.shstcm.tw

失智、阿茲海默症 針灸治療 2018年09月22日

圖片
昨天, 2018 年 9 月 21 日,是『 921 國際失智症日』,大部分人大概只會聽過 921 大地震,而不會聽說過什麼叫『 921 國際失智症日』。但是,失智症患者,可能不少人遇見過,甚至在親朋好友間經歷過,在針灸科門診,失智症比較少被強調,那針灸有沒有用呢? 以前我遇過不少,現今最近的這一位,是美國舊金山『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 Five Branches University 』 George 路基雄老師,輾轉介紹來的,原本在台北長庚醫院扎了一陣子,今年八月我離開長庚醫院後,他的太太覺得,後面接手的醫師針灸後,她先生的記憶力 / 反應等,沒有我扎的時候好,女兒從舊金山回台灣度假,就又帶來我的診所找我扎針,當時連我自己也不禁好奇的問,失智、阿茲海默症的先生,就只有幾次是別人扎的,會有什麼不一樣嗎?他太太認為我先前扎了以後,記憶力部分改善明顯,後面的醫師接手後又衰退了,於是又特地找到我這邊來。 到底用針灸治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癡呆 .. 等,有沒有文獻證實它的療效或機轉呢?有的,無論是 SCI 文獻或大陸的中文期刊、中醫藥或中西醫配合治療失智症,文獻都有的,連我深受張縉教授影響,常常喜歡引用的『針灸大成』,隨手都可查到不少用穴指引,這幾個部分,以及失智症相關資訊,就放到文後,有興趣 / 耐性的人再往下看。 也就在昨天『 921 國際失智症日』,每年拿她的繪畫作品年曆來給我的 X 老師,聊到她的姊姊,後來罹患老年癡呆症,現在住在陽明山上的安養院,誰也不認得,還把她認成是她兒子的妹妹。 2012 年 3 月,她的姊姊因為坐骨神經痛來找我,閒暇時常寫毛筆字,曾經送過我一幅聖經上的話語,往事仍歷歷在目,實在無法與“誰也不認得”做聯想。希望大家都能過得無憂無慮,但是千萬不要有失智症! 《針灸大成》 -------------- 1.【標幽賦】:“用大鐘治心內之呆痴”、  2.【玉龍賦】:“神門治呆痴笑咷”,  3.【通玄指要賦】:“神門去心性之呆痴”  4.【玉龍歌】:“痴呆之症不堪親,不識尊卑枉罵人,神門獨治痴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 5.【十二經井穴】:手少陰井:少衝:…呆痴忘事… 6.【八脈圖並治症穴】:心性呆痴,悲泣不已:必先取內關為主,次取各穴應之,….....

燒山火、飛經走氣、過眼熱、扎針通大周天 2018年8月17日

周芷佑 和 薛宏昇 在 薛宏昇中醫診所 8 月 17 日  ·  台北市 那天去拜訪老師體驗了燒山火、飛經走氣、過眼熱、扎針通大周天 機會難得,即便是平常外面的課程都很難看的到,所以想說分享一下當天的體驗心得 “ 出針 ” 、 “ 入針 ” 和 “ 行針 ” 的過程書內有寫,但其操作技巧都在書外,只有悟出其 “ 深層次含意 ” ,才能在臨床上效的使用燒山火與透天涼兩種手法。 老師那天用的是提按的方式用支溝來演示燒山火,第一步得氣後,微微 " 按 " 帶力進針,有股暖流由手至頭溫馴的走過,有一個寬度而非絲絲細流,我想這就是功力了 當下體會到《金針賦》中 " 重沉豆許曰按 "  的含意,書上的敘述就這樣在眼前出現,心中自然激動。 老師做飛經走氣時押手的方式不是一個死力往下壓,而是配合運針的方向,雙手協調配合而做到飛經走氣,中間依然維持得氣,那力是個巧勁。 過眼熱是鄭式針灸中的經典,大概類似提到川菜,大家會想到水煮牛肉或是麻婆豆腐那種感覺,那天真的很幸運有體會到了,穴取風池,一樣做提按,只見溫熱感從眼底往前冒,亦如書上所說。三年前看過方曉麗來台上課的示範而那天我經自體會的當下,只能說激動到一個不行。 扎針通大周天,除了必誠老師示範過之外這次是我第二次體會到,穴選支溝,老師持針手,拇食指緊握針柄,慢慢向下插針(徐入),插針時力度要大(緊按),拇指用力向前捻針,一開始感受上一樣由手走頭,但是在手軸到肩膀的時候,路分成兩條,一個明顯走手少陽,一個卻是走往胸口 ( 比較是胸腔內的感覺 ) ,然後胸腔那邊似雲霧的感覺慢慢地往下跑,同時體壁兩側則是帶狀依舊能歸類成膽經循行的感受,再捻幾下那感覺就傳到足大指,溫熱感又湧泉停一陣子後,走足三陰往腹部,爾後那感覺到丹田位置一個走任脈另一路往腹內往命門方向走,更之後從命門出走膀胱經,督脈只感覺整個背部很溫暖,再來就走回手陽面回到原點。 謝謝宏昇老師讓我能體驗到這麼多,當下真的覺得書上讀過不如實際看一遍,但這還不如實際體會一次更深刻。 也難怪這都是用師帶徒、父傳子方式來口傳心授,手把手傳承下去的,謝謝老師幾乎是用帶徒的方式來演示,我會再多磨練把這些學起來的。 薛宏昇 於 薛宏昇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24 巷 14 號六樓 電話: (02)2366-0111...

針灸 手把手教學 2018年08月30日

圖片
     昨天早上,承蒙大學時代學長,陳必誠教授推薦聯繫,陳教授讓他的兩位研究所國際學生,來自新加坡的黃惠萍,與巴西的李彥螢,在即將畢業回國之際,有機會能從台中來台北,交流針灸的針刺手法。     他們真的是很認真的學生,來之前就已經先用 Line 傳了一張大綱表,希望能夠看到哪些術式的操作,我也在 Line 說了,真正的針刺手法思路與操作,不見得是大家對教科書的那些理解。     幫新加坡的黃惠萍操作針刺補法,巴西的李彥螢,很疑惑的在旁邊問問題,不管怎麼解說,她都無法釋疑,我讓李彥螢直接幫黃惠萍操作針刺補法,邊修正她操作過程的動作細節,不久,李彥螢突然恍然大悟的說,喔 …… 我知道了 ……. 。嗯,這一直都是必經的過程,手把手教學!相信他們回到新加坡與巴西,還會記得這個學習過程的。 ……………………….     在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針灸是屬於知識型與技術型結合的學門,往往明於書未必明於心,明於心未必明於手,手下會了,不見得能在臨床發揮療效,在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許許多多的『檻』,要過這些『檻』,則因每個人的『悟性』、『努力』、『機遇』不同,『專注性』、『自覺學習』和『刻苦鑽研精神』的不同,在學習過程完全會有不同的結果,通常,大家剛開始學習時,很火熱,但堅持不了多久,就逐漸陸續失去耐性了。     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很奇特,且屢試不爽的現象; 1. 我在 A 身上扎針示範,把所有的操作細節,講得一清二楚, A 與旁邊的 B 都表示聽懂了。 2. 當換成 A 幫 B 做同樣的操作, A 卻做不出來,我費了一些勁,讓 A 稍微掌握住其中訣竅, A 與被扎的 B ,都表示看懂了,也學會了。 3. 但是再換 B 幫 A 做相同的操作,卻仍然做不出來,仍然會犯一樣的錯誤。     因此,一對一,手把手的教學,是較合適的學習途徑,還必須互換扎針與被扎的角色,甚至教學的角色,才能驗證出,是否真正的學到某一種操作。     中醫典籍的文字,因為技術掌握程度,會影響到對典籍文字,理解程度的完全不同。也就是在『黃龍祥看針灸』書中,黃教授認為看針灸的門道,有幾點較深感悟: 第一:知識半徑與結構決定觀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