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針刺效應因素的分析 2019年12月01日

 (有興趣參與針灸專業討論的醫師/醫學生,請改到:專業社團:台灣中醫針灸學術研究會

    以針灸來治療疾病,臨床療效是最重要的,因此,先要了解哪些因素會影響針灸療效,再確切的針對每項影響因素,一一掌握,才能將針灸的臨床療效,發揮到極致!

    在很多年前,我就曾經指導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在長庚紀念醫院針灸科的學術會議,報告/討論過非常多相關的文章,從其中再度拿出這篇文章,來溫故知新,重新審視。

Ref 1:『石廣霞,汪德瑾,劉存志,王麟鵬影響針刺效應因素的分析中醫雜志, 2009(10): p. 942-944.

    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當時還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的劉存志教授,王麟鵬教授也在這篇文章的作者群中。

    王麟鵬教授,賀普仁傳承工作室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在網誌中,已經介紹過多次。

    劉存志教授,前不久剛在吉林長春,與他見過面。(吉林長春『針灸臨床技術繼承與發展』論壇 20191016),他原來是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是王麟鵬教授的同事,現在已經躍升為重要的領導了,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中國針灸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

 

    上面2009年這篇『影響針刺效應因素的分析』,他們後來改寫成英文,發表在2012SCI雜誌,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依然是Liu, C. Z.,劉存志教授。

Ref 2: Shi, G. X. Yang, X. M. Liu, C. Z. Wang, L. P.,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rapeutic effects evaluated in acupuncture clinical trials. Trials, 2012. 13: p. 42.

    接著在2013~2014年間,我們台灣這邊,中醫界都在為德高望重的林昭庚教授,慶賀他榮任為著名的SCI雜誌『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年某一期專刊的客座主編,林昭庚教授所主持的專題為:『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sms,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當時我發現,同樣是在2014年的『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專刊,年輕的劉存志教授,就已經同時是兩個專題的客座主編。『Acupuncture effect and omics studies』,『Deqi sensat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acupuncture』,介紹到這裡,大家應該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我常常在介紹他們這一群中醫針灸專家們了。

Ref 3: Lin, J. G. Chen, Y. H. Gao, X. Y. Lao, L. Lee, H. Litscher, G. 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sms,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 2014: p. 356258.

Ref 4: Liu, C. Z. Liang, F. R. Lin, J. G. Schroder, S. Rekand, T. Zhu, L., Acupuncture effect and omics studie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 2014: p. 464206.

Ref 5: Liu, C. Z. Litscher, G. Liang, F. R. Kong, J. Wang, L. P. Wang, L., Deqi sensat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acupunctur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 2014: p. 121573.

『影響針刺效應因素的分析中醫雜志, 2009』內容摘錄:
————————
機能狀態

機能狀態的個體差異是影響針刺效應不可忽視的因素。大量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機體機能狀態的性質(興奮狀態還是抑制狀態)是決定針刺效應性質(抑制效應還是興奮效應)的主要因素。

心理因素

《內經》「用針之要,無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並指出針刺時「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靈樞·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是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傷,針不可治之也。」
《素問·針解》:「無刺大怒」、「無刺大驚」、「新怒勿刺」、「已刺勿怒」。
《標幽賦》:「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針刺秘要》:「定神,謂醫與病人各正自己之神,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

現代研究也表明,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治療的結果能夠產生直接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於針刺療效的發揮,不良的心理狀態不利於針刺療效的發揮。

醫生的情志,可以影響患者的情志,而患者的情志又影響其對針刺的感應,從而影響針刺的療效。因此,重視醫者和患者的交流配合,對提高針刺療效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醫生的性格、態度與操作技術的熟練程度,患者的性格及對治療的態度與期待,治療的環境,以及治療環境以外的因素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均可以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

腧穴特異性

針刺不同腧穴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腧穴除具有共性外,有些還具有特異性。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的應用即是腧穴特異性的具體體現。

研究顯示, 經穴在治療疾病中有明確的特異性。

針刺非經穴部位時, 也能產生治療效果,如「以痛為腧」、「阿是穴」、「全息穴」、「黃金分割穴」和一些「經外奇穴」等。

腧穴配伍

腧穴配伍是針灸處方的關鍵,直接影響著針刺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腧穴配伍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腧穴配伍既能產生協同作用,也能產生拮抗作用。

針刺手法

針刺手法與臨床療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針刺補瀉的量化是決定針刺臨床效果可重復性的重要條件,臨床上也有許多關於手法量化及其效應差異的研究。

得氣性質

古今針灸醫家均認為,得氣是決定針刺臨床療效的重要因素。
《靈樞·九針十二原》記載「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針灸大成》記載:「針若得氣速,則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氣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

傳統針灸理論認為,調整經氣是針刺取效的基礎,而得氣是調整經氣的關鍵。針刺得氣與否,直接影響著針刺治療的效果,同時還以得氣的快慢衡量治療效果、疾病的轉歸與預後等情況。

臨床上得氣與否主要靠患者主觀體驗到的針感和醫生的手下感覺來判斷。得氣現象在患者主要表現為酸、麻、重、脹等感覺;在醫生主要是針刺操作時手下沈緊或松空的感覺。如何以一種客觀量化的標準來衡量受術者機體的得氣狀態,成為目前針刺得氣研究中的關鍵問題。

留針時間

留針時間與病程、病情、病種、針刺部位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

薛宏昇  薛宏昇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414號六樓
電話:(02)2366-0111
預約掛號網址 http://shs.tcm.tw/index06.php
粉絲專頁:  http://fb.me/shstc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薛宏昇中醫師 - 慕義中醫診所 簡介

健保針灸? 自費針灸? 2019年10月17日

慕義中醫診所 _ 地圖指引

針灸氣機調理~瀕臨失傳的『古典針灸補瀉』療法 2022年09月09日更新

關於『自費特殊針法』門診 2019年05月19日

抗疫强身功、「武林三絕」: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護眼七步操、穴位保健和養生功法 2020年02月23日

2019/4/20 (六) 年代聚焦2.0 高文音時間 第262集~ 中醫師薛宏昇

眼病~ 眼針?談針灸檔次與療效 2018年11月04日

耳鳴 / 聽力減退 與 針灸治療 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