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刺、筋針、透刺 於針灸臨床的角色 2019年10月19日
2012 年 11 月 11 日,與當時長庚紀念院中醫針灸科的同仁,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參加『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建院 30 週年慶典 暨第三屆國際針灸推拿學術研討會』,再次遇到張縉教授與方曉麗教授。 當時曾經帶領長庚紀念醫院針灸科同仁,到研討會招待所拜訪張縉教授,會談後陪張縉教授回會場,走在路上,遇到旅居義大利 20 餘載的何樹槐教授,張縉教授向他打招呼,並介紹來自台灣的我們。何樹槐教授,主講了『治療腰痛十法』,意外的,其中有幾個配穴治法用了龍虎交戰,同時提到龍虎交戰之後,針不動,提針 … 。在場的人應該沒人注意到這點,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除了明朝楊繼洲,以及除了我之外,還有人將 “ 提氣法 ” 接在 “ 龍虎交戰 ” 之後使用。 隔年 2013 年 11 月,何樹槐教授出版了一本『筋骨疼痛的針灸治療』,其中總結出針灸治療筋骨疼痛八大法則和十種治療方法。這十大止痛法,包括了:循經取穴法、五輸穴法、交叉取穴法、同經相應取穴法、夾脊穴法,阿是穴法、阻力刺法、運動止痛法、淺刺法、龍虎交戰法。 何教授在『前言』中提到,臨床治療中, *病變部位較淺表者:毛刺法、半刺法、直針刺法 *病變部位在肌肉者:分刺法、合谷刺法 *病變因瘀血者:絡刺法、豹紋刺法 *病變部位在筋者:關刺法、恢刺法 *病變部位在骨者:輸刺法 *病變部位有結節或條索者:揚刺法、齊刺法、刺絡拔罐法 *除以上手法之外,在臨床多採用龍虎交戰手法,此手法有疏通經絡、調節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對於疼痛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對於久病不癒,以虛為主的慢性疼痛,多採用淺刺多穴法,往往獲得奇效。 眾多『刺法』部分,我在『 關於『自費特殊針法』門診 2019 年 05 月 19 日』,曾經貼過一張簡圖,已大致約略簡述各個刺法,『龍虎交戰』手法部分,我曾經與張縉教授,在大陸針灸界最知名的『中國針灸』雜誌,共同發表專業論文『 「龍虎交戰」與「子午補瀉」針法的操作和綜合應用 』,供全世界參考引用 ,我在 2015 年將文章,寄給在義大利羅馬的何樹槐教授參考 。 何教授的 十大止痛法,在我的歷次講課,也大多已經有提過,比較少提的,是『淺刺多穴法』,以及近幾年 何教授大量談論發展的 『浮 刺法...